新闻怎么写(新闻应该怎么写)

/ 0评 / 0

如何写新闻(如何写新闻)从专业角度看,新闻写作中常见的体裁有新闻、传播、特写、评论等

从专业角度来说,新闻写作中常见的体裁包括新闻、传播、特写、评论等。在实践中,有些记者有时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应该分类。今天,在本刊发表的旧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参加中国新闻奖的作品进行分类分析,提醒记者如何规范和正确使用新闻文体。

《新闻与写作》曾发起过一场关于新闻文体创新的讨论。作者表达了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即目前迫切的问题是风格的规范使用。新闻文体的规范和正确使用是全国百思买出版社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从一些个别现象来看,平面媒体的新闻写作和文体规范使用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根据参加过中国新闻奖的作品,谈一些个人的理解。

说这是一条信息,但它不像一条信息

之前参加过中国新闻奖的个人作品分类不准确——不是新闻,而是放在新闻类。例如,此消息:

(肩膀问题)今天一小步,未来一大步

(主题)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为江苏居民首访台湾送行

本报报道“旅途顺利!一路平安!”站在南京禄口机场国际候机厅16号门,陈云林微笑着与每一位赴台告别的江苏旅客握手。他不停地和每个乘客握手,仍然微笑着。

这个笑容是一个舒服的笑容;这个微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微笑。

2021-09-08 ,作为总统,陈云林代表海协和SEF主席江丙坤亲自签署了《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仅仅过了20天,这两份文件就“生根发芽”了。这一天,内地五个目的地的包机分别是齐飞包道;这一天,期待已久的梦想实现了。

“今天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特别是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上,我们又迈出了一步。今天似乎是一小步,未来可能是两岸关系的一大步。”昨日上午,陈云林专程赴南京出席两岸包机首航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航启动仪式。

“你知道,我心情很愉快。”陈云林告诉记者,今天,mainland China的五个目的地和台湾省的六个目的地相继起飞了18个包机航班。作为大陆居民来台湾旅游,这是第一批。多年来,我们一直期待两岸旅游正常化,终于实现了新的突破!“第一批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省,这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事情!”

海峡两岸同根同祖的同胞之间有着不变的友谊。在两个协会恢复谈判之前,已经浪费了近10年。陈云林说,两个协会恢复谈判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了两项重要协议。从6月14日到现在,只有20天,但是在两岸各界,特别是两岸航空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努力下,协议中预期的目标已经圆满实现,令人满意,值得称道!

天空很高,户外阳光灿烂。天气就像每个人的好心情。记者注意到,陈云林打着红领带,喜气洋洋。

大陆有五个目的地。为什么选择南京剪彩?

“除了内地其他目的地,南京有第一旅游团;不同的是,南京作为两岸包机,是首飞,也是首飞。”陈云林强调,“江苏是mainland China经济发展较快、质量较好的省份之一,尤其是许多在这里有过成功事业的台商,聚集了相当数量的台商、台胞和台湾家庭。因此,他们期待在南京开设两岸周末包机目的地,这是他们多年来的愿望。今天,这个美好的愿望实现了,我愿意和他们分享我的快乐。”

“南京和台湾省有很多历史情缘,是很多台湾省朋友去大陆的必去之地。南京与台湾省之间的通航,将为江苏省与周边地区以及台湾省之间提供更加便捷的桥梁!”陈云林说。

“两岸人民都期待和平发展。现在我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会有美好的延续,前面的路会更宽广!最佳网”他的眼里满是憧憬。

【/h/】此稿标题为新闻话题,有主题和副标题;形式也是新闻,有“本报”,有导语。不过从写作和写作来说,看起来像是特写和人物访谈,其实不是新闻。为什么?

第一,时态不一致。作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那么,它的时态应该是“完成时”。这份手稿的前两个自然段落的时态是“现在时”。事件发生在“昨天早上”,只是在第四段。也就是说,整篇稿子的时态不统一,或者至少不清晰。

其次,信息的主要内容不清楚。在信息写作中,要求五个W必须非常清晰。核心事件有哪些?是谁干的?而这个信息的主体是谁——谁?陈云林?那么,“今天一小步,未来一大步”的主体是谁呢?——这个新闻的核心事件是什么,第一次台湾之行?还是陈云林掉的?哪个是新闻?

第三,消息的上下文不对。新闻写作的语境要客观冷静。而且这份手稿包含了一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抒情和议论性的文字。作者认为特写和交流中允许抒情和讨论,但不应该出现在新闻中。尤其是这句话:“这个微笑是一个舒服的微笑;这笑容是欣慰的笑容。”是文学的语言,不是新闻的语言。

说是沟通,不是沟通

通信和消息是无法区分的——它们显然是消息,但它们包含在通信类别中。比如这个稿子:

二十岁的农民工一夜之间成为新公民

(主题)农民工第一个劳动模范住廉租房

【/h/】昨天,许文华拿着新拿到的廉租房钥匙,打开了位于河东区金堂嘉园1号楼6层的一间单人房的门。他那一年四季都因为阳光而黝黑的脸上,是幸福的笑容:“我已经20年没有白干活了!我真的成为天津市民了吗?”

许文华是一位老农民工。1989年从家乡河北泾县来到天津,成为河北区环卫系统的垃圾收集运输清洁工。当时他21岁。从那以后,每天凌晨四点,当别人还在沉睡的时候,许文华就会把车开出来。许文华以工作认真细致而闻名。别人工作8小时,他就得工作12小时,打扫他负责的每个角落。每年春节,他的父母都写信希望他回家过年,但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垃圾收集和运输的岗位上。他说随着过年的到来,垃圾会越来越多,他离不开垃圾。这感动了享受他劳动创造的美好环境的当地居民。通过清洁工许文华,每个人都感受到努力工作意味着什么,奉献意味着什么,活20年意味着什么。从那以后,清洁工徐文华的名字在河北区传开了。

现在,40岁的徐文华,据说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实际上是一名天津新市民。2007年,许文华因对工作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今年早些时候,许文华作为天津市的劳动模范,破例获得了天津市的户口,成为天津市的新市民,也是第一个落户天津的农民工劳动模范。有户口,但没房,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没有阳光的小平房里一整天。今年,该市扩大了实物廉租房的保护范围。根据新规定,凡符合享受本市六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条件的市级以上模范家庭,符合年收入低于28000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7.5平方米条件的,均可提出申请。河北区总工会负责同志对区内劳动模范进行了认真筛选,发现许文华遵守了各项规定。

【/h/】日前,河北区举行廉租房分配抽签仪式。那天,许文华摇了摇金堂家园一号楼六楼的独栋房子。许文华说:“在天津这20年,我只回过两次老家,一次是婆婆去世,一次是爸(www.isoyu.com原创版权)爸去世。今天我妈得了食道癌。虽然她的情况得到了控制,但她仍然非常担心。我母亲一生都在农村。她从未住过大楼。几天后,她将搬到新家。她一定要接妈妈,住自己的楼,在老人面前孝顺!”有人提前给老徐发了一幅稳定的对联:“二十岁的农民工;一夜之间成为新公民”。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条地道的新闻,是一条好消息。它本应与参赛新闻争夺中国新闻奖,但不知何故它被列入了传播类。

我们看到:第一自然段是生动的介绍,第二自然段是新闻背景,第三、四段是新闻事实。这条新闻的主体是农民工徐文华,但它反映了天津市政府。这位幸运的农民工实际上是天津市政府惠民政策的受益者。

【/h/】作者认为,传播要由人来写——典型代表是“县委书记的楷模——焦尤鲁”;新闻是关于事情的。这篇报道的主体不是徐文华,而是这个叫徐文华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新公民的事实。能构成新闻事件的应该是有意义的变化。新闻报道的重点在于变化的结果。“二十岁农民工一夜新市民”就是这个新闻事件的结果。这篇报道中也有对这个人物的介绍,但作者认为这些介绍是为了“为什么”——为什么他可以作为一个新公民,这是构成这篇新闻的五个要素之一。

【/h/】作者认为,信息与沟通的主要区别在于侧重点的不同:信息侧重于事件的结果;沟通重点是发生了什么。所以作为一种交流,一定要有故事,故事也要有细节。

【/h/】作者主张,如果报道主体是“事件”,聚焦于事件的故事和现场,则应归类为“特写”;沟通,应该具体指性格沟通——这个问题可以再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正面修辞,更像散文

新闻和文学没有区别——有些文章更像文学作品而不是新闻。作者推测,这可能是记者追求文体创新,使新闻报道更容易、更生动、更易读的一种尝试。例如,此消息:

50年前,武汉第一座桥南北飞;五十年后,第一条隧道穿过江城

昨天,我们走过了长江

【/h/】昨天15: 08,大自然用白雪见证了武汉的新壮举:长江第一隧道东线贯穿全线。

这时,我们从河的南边进入隧道的记者,看到了从河的北边射来的第一缕光线。17分钟后,记者走出隧道口,成为除建设者外第一批从河底走过长江的市民。

两年前,三峡大坝巍然屹立在中国,以其宏伟的气势震惊了世界。如今万里长江第一隧道贯穿全线,却又略显平静。它雄伟的外观和内涵位于母亲河的河床下。

【/h/】13:45,记者从武昌友谊大道旁21.5米深的竖井走下,走进隧道。隧道灯火通明,电线管网排列有序,专用轨道位于隧道底部——大部分工人一直在江北井口等待着历史性的一刻。

隧道外是九个冬天,隧道内温暖如春。调度员杜宇才一路介绍:神奇的盾构机,“接力”泥浆泵站,环环相扣的隧道环。

【/h/】14点07分,它到了编号490的隧道环,牌子上写着是河底最深处。此时江汉关水位为14.11米,记者在水面下41.75米。一条河流在他头顶上的感觉变得栩栩如生。

不经意间,隧道悄然向右弯曲。14点33分,一道强光出现,一台巨大的盾构机出现在我们面前。登上了全自动的“地虎”,但操作它的“司机”梁寿,只是一个大学毕业两年的少年。包括他在内的四十人,与地面人员紧密配合,15个月挖进江北。回到当年,武汉长江大桥数万名施工队伍扛起肩膀的巨大场面,成为历史的浪花。

【/h/】15:08,24岁的梁寿轻轻一按按钮,巨大的盾构机刀盘缓缓旋转了77圈,穿透了最后一米的土石。江北竖井外锣鼓喧天,掌声雷动:长江第一隧道开通!

【/h/】15:25,盾构机刀盘停转。记者钻穿盾构机刀盘后,步出隧道,踏上江北的土地。

【/h/】井口外“开启渡江跨海新时代”的口号宣传着武汉人的骄傲:1957年10月,万里长江第一座大桥在汉地建成,如今万里长江第一条隧道在汉地破土动工,武汉刷新了两次过长江屏障的历史。河上有船,河上有桥,河底有隧道,武汉的交通真的在向立体化发展。

在“一桥南北飞”之后,武钢、吴中等七个“五子头”密集入驻,武汉获得第一个发展高峰,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第四;现在,长江第一条隧道贯通,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国家级改革试验区,GDP突破“3000亿俱乐部”——密集的效益预示着武汉迎来了又一个乘风破浪的发展时期。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不应该被视为新闻报道,而应该是一篇短文。

作者认为,新闻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应该用“消极修辞”,而不是“积极修辞”。

这篇文章报道的真的是一件大事:长江隧道贯通。如果用“消极修辞”,要用一两百个字把事情说清楚。大概是记者觉得简短的文字无法肩负起报道重要新闻的使命,于是满怀激情和喜悦,用散文的笔调向四面八方报道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文章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最佳网络拟人”、“夸张”、“抒情”、“联想”,简直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h/】作者认为:散文式报道新闻当然没有错。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正式的新闻写作方式。

如果用新闻文体,作者认为这篇美文最值得商榷的一点是,这篇新闻的主体是谁?换句话说:这个“新闻”是关于谁的?是记者吗?作者认为,读者最关心的应该是长江隧道:何时、如何开通的,谁挖的,等等。现在新闻主体好像是第一个走过隧道的记者——“我们走过了长江”,是不是有点铺天盖地?

这些例子可能是个别问题,不是主流。但是,我们看到新闻写作中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就危言耸听地说一句:新闻应该怎么写?看来还是很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