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省会(西宁原属甘肃省,却为何成了青海省会?)

/ 0评 / 0

青海的省会(西宁原属甘肃省,却为何成了青海省会?)

青海省省会在西宁,这是地理常识。但在清朝,西宁虽然管着青海的事务,但在行政区划上却不属于青海……

先说说西宁的情形。西宁位于湟水谷地,战略位置不是一般的主要。汉武帝凿通西域后,西域的大瓶子形状和中原地域,靠着狭长的河西走廊衔接。而西宁,恰好位于青藏百思特网高原的东北部,顶在河西走廊的“腰眼”上,百里之外,就是匈奴。汉朝掌握西宁,就能守住中原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西宁“西通西域,东接秦、陇,北护甘、凉、南交川、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号称海藏咽喉之地。

三国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设西平郡,治所就在现在的西宁市区。五胡十六国百思特网时,凉州树立了五个凉国,西宁的战略位置更加突出,战事不断。要丢了西平郡,国都姑臧(甘肃武威)神都守不住。到了唐朝,西宁称为鄯城,鄯州治所却在湟水县(乐都),但这并不影响西宁特别的军事位置。

北宋初期,青藏高原北部出一个枭雄叫唃厮啰(唃念“古”),是吐蕃王族后裔。唃厮啰在今青海北部树立了王国,臣服于北宋,经常和西夏对打。公元1033年,唃厮啰把自己的都城迁到了青唐城。青唐城,就是西宁。

青唐城成了商旅云集之地,这是后来西宁成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打下基本。当时的青唐城,分为二城,东是商城,西是王城。

(www.isoyu.com原创版权)

直到此时,都还没有涌现“西宁”这个地名。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北宋光复河湟,在青唐城设西宁州,这才有了西宁地名。元朝沿用西宁州,明朝改称西宁卫,清初,包含全部康熙六十一年,西宁延承明制,依然称西宁州。

再讲一讲青海。

从西汉开端,青海就和西藏在一起,经东汉、三国、晋魏南北朝,甚至唐、宋、元、明,依然没有太大的变更。元朝时,青海地域属宣政院管辖。明朝时,青海地域属乌思藏都司管辖。

重大变更涌现在清世宗雍正时。雍正继位后,有个有名的对手,就是罗卜藏丹津。雍正打败了罗卜藏丹津后,认为青、藏在一起,面积实在太大,朝廷不太好管理,于是让青、藏分家。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接收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建议,设青海办事大臣,这是青海首次以“省”的面孔涌现在历史舞台上。生涯在青海的重要是蒙古族和藏族,汉族很少,这就决议了青海与内陆其他省在管理上有所差别。

青海办事大臣重要管理青海地域的蒙、藏事宜,代表朝廷对青海进行管理。当时青海办事大臣的驻地并不在西宁,而在青海湖东南岸的察罕托洛亥。而本来的西宁州,也在这个时候升为西宁府。

察罕托洛亥是个湖边小镇,容量不足以接纳如此主要的办事衙门。怎么办呢?周边最大的城市,只有西宁府。于是,青海办事大臣衙门驻地,就迁到了甘肃省西宁府。

严厉来说,青海不是省,清朝设青海办事大臣的目标,就是要稳固住青海比拟庞杂的形势。再加受骗时的青海人口非常稀疏,现在青海人口也只有600万。人口少,就决议了民政事务相对较少百思特网,即使把青海办事大臣驻地放在省外,也不影响办事效力。何况西宁府距离青海最东边界不过几十里,举步即到。

青海办事大臣驻在省外的西宁府,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称之为西宁办事大臣了。自此,青海和西宁的命运紧密接洽在了一起。

青海真正成为省级单位,是在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成立青海省。随着人口的增加,青海省的事务再在省外城市办理,就非常的不便利了。青海办事大臣衙门在西宁呆了二百多年,早已无法分别。所以,西宁非常自然的成为青海省会,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