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20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0评 / 0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20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是用比方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字数不多,言简意赅。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当时,一些争辩家把寓言当成争辩的手腕,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中《列子》《庄子》《韩非子》收录的寓言故事最多。很多成语也是起源于这些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南辕北辙、揠苗助长等等。

1.按图索骥

孙阳,春秋时代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因此人们都管孙阳叫“伯乐”。孙阳依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相马经》,供人们参考。孙阳有个儿子,智力较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后,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重要特色是高脑门、大眼睛、大蹄子”,便拿着书,往外走,试试自己的眼光。走了不远,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忙抓了回去告知他父亲说:“自己找了匹好马,和你《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小了点”。伯乐看见了以后,哭笑不得,滑稽的说:“你这马爱跳,没法骑啊”。

寓意:“按图索骥”这个成语一般既用来表现做事呆板,机械,普遍用于贬义词,也比方依照线索来寻找,这一种说明不含贬义。

2.掩耳盗铃

出自《吕氏春秋》原为“掩耳盗钟”,范氏消亡了,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又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把钟抢走了,就匆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百思特网他认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最终也被别人抓获了。

寓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讨、采用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其果。

3.杞人忧天

出自《列子 天瑞》描绘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却整天担忧蓝天会崩塌下来,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忧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的疏导之下,他又放下心,开心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涌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劝导杞人的热情人,他的说明虽然不科学,但是他关怀他人的精力还是值得百思特网确定的。

寓意:该故事辛辣的讥讽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比方不必要的或者缺少依据的忧虑和担忧。“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夜郎自大

出自《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同汉朝的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更大?”汉朝使者达到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途径不通的缘故,各自认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宽大。

寓意:比方自满无知的浮浅自信或自大的行动。

5.揠苗助长

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赞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逝世了。

寓意:比方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6.邯郸学步

出自《庄子 秋水》战国时代,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英俊,便来到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没有学会,反而忘却了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最后爬着回了燕国。

寓意:比方一味地模拟别人,不仅学不到本领,还把自己本来的本领弄丢了。

7.刻舟求剑

出自《吕氏春秋》楚国有个人过江,不当心把剑掉在了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水的处所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处所下水寻找宝剑,成果自然是找不到。

寓意:比方拘泥于成例,不知道跟着形式的变更而转变意见或者方法。

8.杯弓蛇影

出自《晋书 乐广传》乐广在河南做官,曾经有一个特殊密切的朋友,分离很久也没来看他,乐广就问朋友为什么不来的原因。朋友答复说:“前些日子到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喝酒,但我端起酒杯,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不喝吧,对朋友不尊重,喝了以后,就得了重病。”乐广想到可能是墙上挂着的那只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于是乐广再次邀请朋友喝酒,还是在本来的处所。乐广问朋友“看见了什么?”朋友答复:“跟上次一样,有一条蛇”。于是乐广就告知了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境豁然爽朗,病也就好了。

寓意:比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9.郑人买履

出自《韩非子》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就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寸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上尺寸。挑好了鞋子,才发明:“我忘了带尺寸。”就返回家中拿尺寸,等他再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早已经散了,最终也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他答复到:“我宁可信任量好的尺寸,也不信任自己的脚。”

寓意:这则寓言讥讽了那些墨守陈规的教条主义者,解释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10.守株待兔

出自《韩非子 五蠹》传说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子上逝世了,他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在那里期待,愿望能再次得到撞逝世的兔子,导致兔子也没有得到,庄稼也荒芜了。

寓意:比方不自动的尽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愿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11.滥竽充数

出自《韩非子》齐宣王命令人们吹竽的时候,必三百人,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齐宣王逝世了以后,齐缗王继位,爱好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寓意:比方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占着地位,或者指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用于自谦。

12.亡羊补牢

出自《战国策》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发明少了一只羊,本来羊圈有个窟窿,夜间,狼就把羊叼走了。邻居奉劝说:“赶紧修一修羊圈吧。”他说:“羊都丢了,修羊圈有什么用?”第二天,他去放羊的时候,发明羊又少了一只。他很懊悔,不该不接收邻居的奉劝,就赶紧把羊圈修好了。从此,再也没有产生过羊被狼叼走的事情了。

寓意:比方出了问题以后,想方法补救,可以防止持续受到丧失。

13.南辕北辙

出自《战国策》讲述了一个人想要乘车去楚国,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奉劝,最后,只能是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看准方向,能力充足施展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4.画蛇添足

出自《战国策》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商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最先画好了,左手拿过酒预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说:“蛇原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他添上脚了呢?”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

寓意:比方做过剩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15.自相抵触

出自《韩非子》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一天,他来到集市上,预备卖他的矛和盾。于是,他举起了他的盾说:“我的盾很牢固,任何百思特网兵器都刺不破他。”紧接着,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这时候,有位老人走了过来问道:“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寓意:比方说话办事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

16.叶公好龙

出自《新序》叶公爱好龙,衣带钩、酒器、居室里的装潢都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高低降到叶公的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已经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惊骇万状。

寓意:比方自称喜好某些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爱好,甚至是畏惧。辛辣的讥讽了叶公式的人物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风格。

17.买椟还珠

出自《韩非子》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宝贵的木头雕刻了一只装珍珠用的匣子,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里面的珍珠还给了他。

寓意:买了放珍珠用的盒子,却退还了珍珠。比方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18.智子疑邻

出自《韩非子 说难》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去修筑它,必定会有盗贼进来。”他们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富人的家里果然丧失了很多财物,这家人以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慧。却疑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寓意:这则寓言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圆滑教训。告知我们,听别人的看法要选择准确的,而不要看提看法的人跟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成见。

19.截竿入城

出自《笑林》鲁国有个人,拿着长竿子预备进城,起初,竖着拿,不能进城;横着拿,也不能进城。他实在想不出什么方法了。不久,有个老人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你为什么不把长竿从中间截断后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依照老者的说法把长竿截断了。

寓意:做事不会思考,呆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作聪慧的人常常是愚昧的。

20.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从前西施因心口疼而皱着眉头在邻里之间行走,邻居一个丑女叫东施看见了,以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以后也在邻里之间皱着眉头,捂着胸口。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远远的跑开了。东施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寓意:比方模拟别人,不但模拟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表现自己的根底差,学别人的优点没有学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