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六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之采薇)

/ 0评 / 0

采薇节选!(六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之采薇)

《采薇》选自《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参军将士的艰辛生涯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气,以采薇起兴,前五节侧重写戍边征战生涯的艰难、强烈的思乡情感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泄漏出士兵既有御敌成功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吐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停止全诗,感人至深。此诗应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段,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点。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融合,历来被以为是《诗经》中著名的诗句之一。

采(ci)薇(wi)(节(ji)选(xun))——

朝代:先(xin)秦(qn) 作者:佚(y)名(mn)

昔(x)我(w)往(wn)矣(y),杨(yn)柳(li)依(y)依(y)。

今(jn)我(w)来(li)思(s),雨(y)雪(xu)霏(fi)霏(fi)。

行(xn)道(do)迟(ch)迟(ch),载(zi)渴(k)载(zi)饥(j)。

我(w)心(xn)伤(shn)悲(bi),莫(m)知(zh)我(w)哀(i)!

译文:

回忆当初我分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纭扬扬下起了大雪。路途弯曲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理解我的苦楚的!

注释: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参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雨(y)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

霏(f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缓慢的样子。

《采薇》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奥的、飘忽的情思,从景致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性命的寓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阅历九逝世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参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间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繁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百思特网人孤单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拓展资料:

从《小雅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作于西周时代。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代,有三种说法。一、《毛诗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保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郑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属为将,率将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乱,歌《采薇》以遣之。”可见毛诗以为《采薇》是周文王时事。旁证有《逸周书叙》:“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玁狁。”朱右曾注:“《诗采薇序》与此略同。”二、汉代说《诗》者还有齐诗、鲁诗、韩百思特网诗。三家诗与毛诗不同,以为《采薇》是周懿王时事,旁证有《汉书匈奴传》:“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岂不日戒,玁狁之故。’”三、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据铜器铭文考证,以为“《采薇》《出车》实同叙一事”,“《出车》亦宣王时事”。“从现代出土青铜器铭文看,凡记猃狁事者,皆宣王时器”(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综上所述,此诗的创作时期有周文王、周懿王、周宣王三说。从诗歌内百思特网容来看,文王说实不可取。因为从叙事看,是征战回还之事,绝非出征始发之事;从抒情看,但有忧伤之感,绝无慰藉之情,全诗也无一句天子之语,说是周文王歌《采薇》以遣戍役,是没有依据的,所以清儒崔述、姚际恒、方玉润都反对此说。说是周懿王时事,“经传皆无明文”(程俊英等《诗经注析》),《汉书》晚出,实是据诗立说,不能反证。说是宣王时事,所据为考古结果,又未得文献佐证。陈子展《诗经直解》谓:“玁狁患周,非止一世。”正可不必拘泥。方玉润《诗经原始》谓:“至作诗世代,都不可考。大抵遣戍时世难以臆断,诗中情景不啻目前,又何必强不知认为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