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鉴定(清朝瓷器鉴定方法)

/ 0评 / 0

明清瓷器鉴定(清朝瓷器鉴定办法)

瀛洲先生是我国古陶瓷鉴定皆的先驱之一,早期在北京琉璃厂开设古玩店铺。解放后公私合营然落后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瓷器的鉴定与研讨工作。当今陶瓷学界泰斗耿宝昌先生曾在孙先生门下学徒。王莉英先生和叶佩兰先生是孙瀛洲先生进入故宫博物院后收的徒弟。孙先生是古董商出生,对古董瓷器鉴定有独到的看法,本文就是他发表的论文。论文来之不易,后学者应当珍藏和认真研读,所以录于左,供各位大行学习和参考之用。

仿造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情,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涯习惯、审美尺度以及技巧条件都有亲密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期的特点,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示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擅长辨认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控制一种比拟可靠的办法。

视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根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俭朴,伴随时期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运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

例如传世的百思特网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点,因而(原创www.isoyu.com版权)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硕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造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安稳。特殊是胎土陶炼精致,造型轻重合适。永乐时代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巧,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能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造都非常精细,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造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

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代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至成化时代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代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庞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造益考,无物不有”的记录。只以文具一项来说,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色彩碟、色彩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作风上厚重古拙与轻巧华美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代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明显增多,并且制造精致。其中以康熙时代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代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硕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乾隆时代比拟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百思特网、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代无论创新、仿古都到达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类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巧演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良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差别并不明显,以后渐渐变得愚笨,到同治、光绪、宣统时代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情势,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巧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根本特色之后,进而还需控制视察造型的办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类似,细心视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显著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过细,此种接痕多不显著。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主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殊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显著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拟常见的特点。文物工作者在辨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根据。

有些时期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类似百思特网,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细心加以比较,便会发明他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水平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饱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代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陷。这些细微的差异,是依据实物仿造时,因成型、烧窑等技巧条件所限,或偶然疏忽而造成的马脚(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差别,因仿造时虽按真品原器制作,在未烧前与真器本相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本相在某些处所就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压缩膨胀的成果,为辨别器形的症结)。至于有些仅凭风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端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爱好珍藏,不限于瓷器,欢迎关注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谢谢你的珍藏和转发!图片起源于网络,感激原作者的辛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