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的主人公是谁(墨守成规典故)

/ 0评 / 0

墨守陈规的主人公是谁(墨守陈规典故)

墨守陈规,手足重茧

“墨守陈规”这一成语,是从春秋战国时墨子的一个故事来的,亦作“墨守成法 ”。墨子擅长守城,世人谓之“墨守”。后以“墨守陈规”指执拗旧法,一成不变。

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认为准的也。”

墨子(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春秋末战国初期时的宋国人,曾为宋国大夫。他自称“北方之鄙人”,年幼时做过木匠,造过车辆和多种守城器械,技巧优良,和当时的有名巧匠鲁班(即公输般)齐名。小时候流落到宋国都城睢阳的大街上为人释典为生。宋国有一个叫墨文的大夫,是宋襄公之兄目夷之后。目夷又名墨台,墨文便以墨为姓。墨文在大街上听他释典释得很好,便收容了他。一天,他为墨文整理书房,见桌案上有许多竹简和羊皮纸书,便拿起来展开念诵。墨文见了,便让他一篇一篇地念下去,他竟然把那些书简和羊皮纸书一字不漏地念完了。墨文很吃惊,视其为出奇的天才,不敢自己应用,便将他举荐给宋景公。宋景公将他召到宫中测试,见他果然是奇才,便让他做了宋国的太庙小吏。他的太庙小吏做得很精彩。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奇人,便叫他“奇人乌”。他听了心里不舒畅,便依据墨文的姓改名为“墨翟”。翟是深山里一种长尾野鸡,可见他仍有飞行之志。几年后,宋景公见他确切有学问,让他做了宋国大夫。但充斥权术的官场没有引起他的兴致,倒使他很厌恶,他又分开了宋国。

墨子主意“兼爱”“非攻”,即人人相爱,不要战斗。他不赞同儒家保护奴隶主贵族好处的那一套学说,常与儒家学派进行争辩,而和他的门徒们自创一派,史称“墨家”。

《墨子》一书记录:有一次,楚国要攻打宋国,用鲁班为大夫,制作了一种攻城的云梯,预备攻城之用。当时墨子正在鲁国讲学,得到这个资讯,便让三百弟子到宋国来,吩咐他的弟子,楚国如果打来就赞助宋国守城。之后匆忙赶到楚国去禁止这场战斗。

他一口吻走了十天十夜,“手足重茧”而不休息。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说服鲁班后,两人一起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不要攻打宋国。楚王说他有鲁班新造的攻城器械,必定能攻下宋国。墨子说:“鲁班有攻城的办法,我有守城的办法,鲁班克服不了我的。不信就试试。”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做兵器,让鲁班同他分离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

鲁班九次用不同办法攻城,九次都被墨子粉碎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的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墨子说:“大王哪里知道,我的三百门徒早已守在宋国等着你们去进攻了。”

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吧,我决议不攻打宋国了。”要留墨子在楚国做官,被墨子谢绝。

因为墨子善守,后来的人们就把牢守、固守称为“墨守”。再后来一般都不指守城,而多指守旧,“墨守陈规”成了固执守旧的代称。

如清代王韬著的《瓮牖馀谈百思特网犹太古历说》中有:“而至今(原创www.isoyu.com版权),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居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四章有这样一句话:“你也是一个军佐吧,如果破格把他介绍进来百思特网做同志,就会更加有利,不能墨守陈规。”

墨子为了禁止楚国动员战征走了十天十夜,“手足重茧……”后来“手足重茧”也成了成语。“茧”同“趼”,手掌或脚底因紧握或多走而生出的硬皮叫“茧”,或叫“老茧”。老茧磨破,上面又生出新茧,茧子叠茧子,就叫“重茧”,人们就用“手足重茧”形容长途奔忙的辛劳。或作“手足胼胝”。《庄子天道篇》中作“百舍(一舍为三十里)重茧”。

例句:有些梅派演员,把梅兰芳的一腔一调、一举手一投足都奉为师傅定下的规章,不敢逾越一步,这种墨守陈规,正与梅兰芳一生改造的所作所为百思特网背道而驰,是阻碍京剧前进的保守态度。

“手足重茧,不堪其苦。”(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